
蕪湖紅花山沸石礦業(yè)有限公司
經(jīng)營模式:生產(chǎn)加工
地址:蕪湖市繁昌縣孫材鎮(zhèn)張?zhí)链?/p>
主營:沸石,沸石粉,飼料級沸石,水質改良劑
業(yè)務熱線:0553-7211615
安徽沸石分子篩-紅花山沸石(在線咨詢)-沸石分子篩生產(chǎn)廠家
實驗研究了酸改性沸石在剩余污泥調理中的應用。采用單因素法,以比阻作為主要參數(shù),分別從酸濃度、酸浸時間和沸石粒度等方面來確定沸石酸改性的佳條件。佳的改性沸石在酸濃度為3 mol/L,酸浸時間為5 h,沸石粒徑為150 μm的條件下獲得。利用改性沸石來調理污泥,考察改性沸石投加后污泥沉降和脫水性能的變化以及對污泥上清液中COD、氨氮的去除效果。結果表明,沸石可以有效的調理污泥,減小污泥的比阻,且改性后的沸石調理效果更好。當改性沸石投量為30%(污泥含固量計)時,污泥的比阻由原來的3.0×1013 m/kg降到1.39×1013 m/kg,濾餅的含水率由原來的92%降到64%。沸石改性前后顆粒的電鏡掃描圖說明其強化污泥調理的機理主要是吸附架橋作用。
污水處理廠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時會產(chǎn)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若不及時處理,污泥中的有害成分如病原體,有機污染物等,會影響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剩余污泥的含水率很高(約99%),為了減少污泥的體積及運輸費用,必須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污泥脫水處理是城市生活污水、水廠排泥水、工農(nóng)業(yè)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經(jīng)濃縮脫水后的污泥,體積大為縮小,可以為污泥資源化利用創(chuàng)造極有利的條件。就污泥本身性質而言,其膠質絮體結構分散,孔隙率高,絮體顆粒中包含著較高的間隙水和吸附水,較難脫水,因而在進行污泥機械脫水前常常投加各種化學藥劑來調理污泥。目前在各種污泥的調理方法中,化學方法是較為簡單且應用較廣的方法。常用的化學調理劑包括無機混凝劑(如石灰、氯化鐵、、鋁鹽等)和高分子有機混凝劑(如殼聚糖、聚酰胺等)。由于無機混凝劑用量較大,會導致濾餅的體積增大,不利于污泥的處理處置和運輸。而有機高分子混凝劑雖投加量小(一般為污泥干重的0.1%~0.5%),絮凝效果好,但其價格昂貴,有些由于其單體存在毒性(如聚酰胺),會造成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從而增加污泥脫水的成本。





采用氯化鈉溶液對某地天然沸石改性,以低濃度氨氮廢水為處理對象,比較了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的吸附等溫線、吸附動力學和動態(tài)吸附,并進行了改性沸石的動態(tài)脫附研究。結果表明,沸石的平衡吸附量隨著平衡濃度的增大而增大;Freundlich方程比Langmuir方程更好地描述沸石吸附低濃度氨氮廢水的行為,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具有更大的吸附氨氮能力。假二級方程很好地擬合沸石吸附動力學實驗數(shù)據(jù)。裝填105 g的改性沸石吸附柱有效處理20 mg/L氨氮的廢水量為40 L,是裝填相同質量天然沸石吸附柱的2.67倍,出水氨氮濃度小于5 mg/L。用含氯化鈉和氫氧i化鈉的溶液脫附改性沸石吸附柱吸附的氨氮,脫附率為95.2%。
氨氮是水體中氮的主要形態(tài)之一,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主要污染物。在水污染較嚴重的地區(qū),執(zhí)行越來越嚴格的標準,如江蘇省在太湖地區(qū)污水處理廠氨氮排放限值執(zhí)行5 mg/L的標準(DB32/1072-2007)。太湖流域不少污水處理廠面臨提標的問題,需要強化氨氮的去除。因此,有必要研究既經(jīng)濟又有效的低濃度氨氮去除方法。由于沸石資源在我國儲量豐富、成本低廉,利用沸石處理廢水中低濃度氨氮無疑是一種有前景的方法。天然沸石可以有效吸附廢水中的氨氮,但由于天然沸石的吸附容量較小,再生頻繁,影響其大規(guī)模應用。近年來,國內研究人員研究天然沸石改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這些研究針對較高濃度的氨氮廢水。
通過靜態(tài)試驗比較了不同產(chǎn)地粉末狀沸石去除水中低濃度氨氮的性能.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粉末狀沸石對氨氮的吸附性能差別較大,按吸附容量由高到低依次為:縉云沸石≈阜新沸石>信陽沸石>赤峰沸石;不同產(chǎn)地的粉末狀沸石對氨氮的去除率達到蕞大時的pH值不同,縉云沸石和阜新沸石在pH值為6時對氨氮的去除率蕞高,信陽沸石和赤峰沸石則在pH值分別為8和10時蕞高.對沸石吸附前、后水中離子濃度的測定結果表明,沸石吸附氨氮不會增加水中有害離子的濃度,用于對飲用水的處理是可行的.
氨氮為微污染水源水中的常見污染物,其含量多在5 mg/L以下,常規(guī)工藝對其基本無去除作用。沸石對氨氮具有很強的選擇吸附能力,且比表面積越大吸附能力越強。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顆粒狀沸石對水中較高濃度氨氮的吸附處理上,而對粉末狀沸石去除水中低濃度氨氮的研究報道尚不多見。為此,筆者對比了不同產(chǎn)地的4種粉末狀沸石對模擬微污染地表水中低濃度氨氮的吸附性能,同時考察了pH值和水中的共存陽離子對氨氮去除率的影響,以及經(jīng)沸石吸附后水中離子濃度的變化情況,以期為沸石的選擇提供依據(jù)。